廉洁典型故事丨拓荒先驱,矢志不渝——黄乃裳
发布时间:2024-10-22 供稿单位:办公室 动态浏览次数:69

在马来西亚诗巫的街头,目之所及却是“福州味”。光饼、鱼丸、鼎边糊等福州古早味,在路边摊上便能尝到,福州乡音更是不绝于耳。而这一切的起源,都与一位名叫黄乃裳的福州人有关。

黄乃裳旧照

黄乃裳(1849-1924年),字绂丞,号慕华,福建闽清人,清末民初的华侨领袖、民主革命家、教育家。

黄乃裳纪念馆

黄乃裳家中世代务农,家境贫寒。少年时半耕半读,以奉养家庭。成年后,黄乃裳积极提倡“格致”之学,他创建《福报》,并常在报上撰写论文,呼吁维新变法和政治改革,积极寻求变革时政、救国救民的道路。

戊戌变法被镇压后,黄乃裳冒死通知康有为、梁启超避祸后自己才离京返闽。梁启超曾以一副对联盛赞黄乃裳:“英雄自古多肝胆,豪杰直堪托死生。”

黄乃裳在福州创办福建第一份报纸《福报》

回闽后,黄乃裳耳闻目睹了福建地区贫民“终岁啖红薯十室而九”的苦瘠。为了让乡亲们摆脱窘境,黄乃裳决计下南洋,“觅一地旷人稀之处”,为同胞开辟一条新的生活路径。就这样,在1899年秋天,黄乃裳举家登上“格兰诺”号,远涉重洋了。

黄乃裳率众人移民开发诗巫画像

寻找垦地、实施拓荒、艰苦创业......风风雨雨,五个春秋过去,黄乃裳历经千辛万苦,带领着从闽清、古田、屏南等地召集的1000多个垦民在马来西亚沙捞越州诗巫地区开辟了垦地,并将诗巫命名为“新福州”。

在他的苦心经营下,诗巫新福州垦地初具规模,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,给许许多多福建移民生活的希望。

“新福州”垦场拓荒之初环境恶劣

然而,由于长期劳碌奔波,黄乃裳得了严重的胃病,每回发作起来,就要疼得吃不下饭。有一回,黄乃裳胃病复发,疼得异常厉害,心想:这回恐怕要撑不下去了。他回想起自己几十年来的坎坷生涯,不禁感慨万千。

于是,吩咐人去拿纸笔。大伙以为他要写遗书。黄乃裳却说:“我一身奉行‘三不主义’,一不买田,二不存款,三不盖房,遗产全无,写何遗嘱?要说遗嘱,我的遗产就是垦地,都是大家的。”

黄乃裳故居

黄乃裳一生利他,至死不渝。1914年2月,黄乃裳被诬陷入狱,海内外震惊,一时设法营救者遍及中外。半年后,在舆论的巨大压力下,黄乃裳被释放。

大女婿林文庆写信给岳丈,婉言劝他吸取这次冤狱的教训:“以耄耋之龄,宜重休养,勿多管闲事。”而他在给林文庆的回信中却写道:“矢志尽我余生,抱利他主义,至于入墓之日,不敢偷活苟且。”在黄乃裳的世界里,个人的得失微不足道,唯有同胞之幸福、民族之进步,才是毕生的追求与信仰。


来源:福建纪检监察、省纪委监委驻省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、市纪委监委、闽清县纪委监委、清风福州

供稿:纪委办公室

学校地址: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滨海大道999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