廉洁典型故事丨廉俭自约 不负苍生——池浴德
发布时间:2024-12-03 供稿单位:办公室 动态浏览次数:80

江头公园“清风浴德”石刻


在厦门市湖里区江头公园里,庄严古雅的“清风浴德”石刻屹立在一片青翠中,浩然而灵动。“清风浴德”这四个大字,不仅意在弘扬沐浴清廉之风、涵养高尚品德的理念,还寄托了今人对明代闽南名宦池浴德的深沉缅怀。

池浴德(1539年—1617年),字仕爵,人称明洲先生,明代同安县(今厦门湖里区)人。历任遂昌县令、南京吏部考功主事等职。他一生恪守“矢心天日,不负苍生”的为官理念,在其16年的短暂仕宦生涯中,所到之处以秉公行事、勤政清廉著称,深受百姓爱戴。

池浴德坐像石刻


池浴德首次为官是在浙江处州府遂昌县任县令。当地官员不体恤民众,每逢郡守上京公干,便以送礼为名向下属搜刮银两。池浴德一到任就废止这个歪风邪气,用清廉官风带动淳朴民风。

县里积压许多案件未处置,他从中整理出300多个卷宗,“分别年次、轻重平反”,登记上册,把无辜被拘老百姓全放了。接着,他把该追征的赋额公布在大街上,不但不用刑具恐吓民众,还宽延期限,结果老百姓纷纷争着缴纳赋税。

池浴德回家奔丧,行囊中唯有上司褒发的45两银子。

当时土地兼并现象极为严重,池浴德亲临现场丈量田地,无一差漏,然后编成黄册(明代户口信息登记簿记称为黄册)。

正当此时,朝廷晋升池浴德为南京吏部郎中的任命书到了,遂昌的老百姓赶到省城请求把池浴德暂时留下来,继续把黄册编好。出发当天,遂昌人争着来抬轿子,“环车而泣”。到了龙游县之后,池浴德改乘船只,有“万人曳舟,三日不得去”,最后他只得半夜解开缆绳悄悄离开。

事后老百姓自发集资,在江边盖了一座石亭,题上“江水比恩犹有底,溪云护石更无心”诗句,以表彰池浴德勤政惠民的良好吏风。

隆庆四年,池浴德父亲去世,他回家奔丧,行囊中唯有45两银子,都是上司褒发的奖金。池母倍感欣慰道:“谚称县令为银树开花,吾子一树,乃无花果也。”

厦门云顶岩巨石上留存的池浴德诗作(照片红框内)。

在家风传承上,池浴德上承其父,下启其子。父亲池杨尽管出身农家,但在儿子池浴德步入仕途后,就以廉政为第一要义告诫他:“吾家世积德,儿曹努力为清白官。”即使致仕回厦,池浴德平时也都“蔬食布衣,宴客不重肉,未尝陈丝竹”,并且时常教育子孙,要求他们“毋滥交,毋惹事,毋衣罗绮,毋想膏粱,毋恃贵凌人,毋挟长加少”。其长子池显京亦成为“萧然布衣”“两袖清风”的清官,次子池显方成为明代有名诗人,所著有《玉屏集》《晃岩集》等。

曳舟亭


清风徐徐,贯穿古今。直至今日,池浴德曾任职的浙江遂昌仍留有“曳舟亭”遗迹,流传着他爱民如子的事迹。他的廉洁故事在历史的长河里历久弥新,予以当今为官者良好示范和深刻启迪。


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、福建纪检监察、厦门市纪委监委、湖里区纪委监委

学校地址: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滨海大道999号